牛樟芝 不是靈芝
牛樟芝傳奇
牛樟芝又名「牛樟菇」、「樟菇」、「窟內菰」、「紅樟芝」、「神明菇」…等稱謂。牛樟在早期是因為原住民的生活習慣上飲食文化常有伴酒習俗,養成嗜酒的習慣,而常發生宿醉,甚至發生肝炎,肝硬化,肝癌等肝疾病,在偶然的情況下試吃了牛樟木中長的芝狀物,赫然發現竟可以解宿醉,改善肝疾病等病症,慢慢變成了「祖傳秘方」又稱之為台灣「森林紅寶石」、「靈芝之王」。後來流傳開來,發現在糖尿病、高血壓等慢性疾病上也有相當好的的改善作用,因而慢慢在民間口耳相傳。
然而,因牛樟芝生長相當緩慢;牛樟樹生長於海拔 450~ 2000 公尺 以上,低海拔的樹木幾乎被濫砍飴盡,高海拔採集相當困難,市場需求漸漸增加,在保育類法令問題及不易採集之下,許多人都需透過私下介紹才能購得,但ㄧ樣買不到真品,更添加其神秘色彩。
牛樟芝最早有開始使用紀錄大概在光復前後,那時還是屬原住民口中的仙丹,後來政府開發森林期間,牛樟芝才開始有用於去傷解鬱 ( 治內傷 ) 的作用,效果相當好。
牛樟芝,全台的生長地大約集中於台灣五個區域,主要分布於桃園 ( 復興角板山 ) 、苗栗 ( 南庄鄉、三灣鄉 ) 、南投 ( 竹山、水里鄉 ) 、高雄縣 ( 六龜 ) 、花蓮台東山區等;生長期為每年的6-10月。
1990 年台灣大學藥學研究所楊書威,在沈雅敬教授的指導下提出「中藥樟菇活性成份之研究」取得了第一張研究牛樟芝的碩士學位。爾後各學術單位就發表許多有關牛樟芝的報告,並陸續以科學的方式驗證牛樟芝流傳的療效,證實是真的有其功效。
在中醫臨床上;又有李明泉醫師因為使用牛樟芝子實體治好其母親肺癌,開始了牛樟菇的臨床研究,並確認了十二種療效,發表於《濟世青草應用學》第三冊《神奇的仙草藥—牛樟菇》。
牛樟樹在國家單位發現全世界是台灣特有植物,受到極度的重視,並列為國寶級保育類,而牛樟芝又只長於牛樟樹,其他樹木無法長出牛樟芝,在政府大力支持研究下,完成了許許多多的研究報告,並一一驗證了樟芝的功效,並確認了一些藥用機轉,證實了對抑制癌症、預防癌症的轉移、B 型肝炎、糖尿病、高血壓等疾病功效,並在抗氧化、抗血液中凝血、及腸胃疾病上也有相當功效,經過證實已不是民間流傳的偏方了。
雖然樟芝存在已久,且1990年已有文獻將其歸類,但直到 1997 年,吳昇華等人重新發表後,才將樟芝命名為 Antrodia comphorata 。確定樟芝屬於真菌界 (Fungi) 、擔子菌門 (Basidiomycota) 、擔子菌亞門 (Basidiomycotina) 、同擔子菌綱 (Homobasidiomycetes) 、無褶菌目 (Aphyllophorales) 、多孔菌科 (Polyporaceae) 、薄孔菌屬 (Antrodia) 。所以牛樟菇也稱牛樟芝。
樟芝子實體屬多年生,具有強烈沖鼻的樟樹香味,外型呈板狀或鐘狀,一年生,無柄,新鮮者表面呈鮮紅橘色,老熟後顏色呈桔色或黃色,菌蓋半圓形,直徑 10~20 × 3~ 8 公分、厚 2~ 2.5 公分,表面具不明顯的縱皺,有光澤,邊緣平而鈍,菌肉兩層,上層為木材色、下層為象牙色,乾燥後其表面呈褐色。單孢子卵圓形,有雙層,外壁透明、內壁呈金黃色,具分離或連接之棘形突起,孢徑約 14~19 × 7.8~14.4 微米,菌孔微細綿密,每毫米有 4~5 個,管口小,呈深紅色或黃色,子實體大小變化極大,可大至 20 × 30 公分,重達 5 公斤 以上,或小至一層薄片,但生長緩慢。 樟芝只寄生在野生牛樟樹洞中,是牛樟樹上目前唯一發現的木材腐杉菌,病徵為褐色腐杉,故為褐腐菌。牛樟樹為台灣特有的長綠闊葉大喬木, 生長於海拔 4 5 0~ 2000 公尺的山區。今日台灣的牛樟樹在大量砍伐及無造林工程的雙重打擊下,已難得一見,所以被列為一級的國寶級保護樹種,相對的,也提升了樟芝價值。